一个都跑不掉!华为600万年薪高管带1南宫28官网- 南宫28官方网站- APP下载3人偷芯片如今下场解气
2025-10-25南宫28官网,南宫28官方网站,南宫28APP下载没想到,这个高级技术人才放着年薪600万的技术总监不做,非要去做小偷,而且还把13人一起拉下水。
本以为自己能够瞒天过海的他,最终的结果真的大快人心,也证明董明珠之前说的话没错。
在科技圈,张琨的履历曾是无数人仰望的存在,他北大本科毕业后,又考上了中科院微电子硕士,最终在美国拿下双硕士学位,光这学历就足以让他站在行业上游。
更厉害的是,张琨在高通工作的5年里,还拿过最佳技术奖,是圈子里公认的技术大牛。
2011年,张琨带着海归高端人才的光环加盟华为海思,彼时没人知道,他早已加入美国国籍。
华为对他格外器重,不仅让他牵头核心芯片研发,还一路提拔他到21级资深主管,要知道,整个海思能达到这个级别的技术人员,一只手都数得过来。
张琨也确实拿出了惊人的成绩,他掌控着华为短距互联芯片的命脉,带领团队研发的芯片,直接把华为路由器的市场份额从15%飙到35%,“Wi-Fi之王”的名号就此传开。
随之而来的是年薪超600万,还持有华为虚拟股权,房子、车子、名誉样样不缺,妥妥的“名利双收”。
按说这份待遇、这份信任,足够让他踏实做事,可张琨的心思,却在华为最艰难的时候歪了。
就在全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扛压力的时候,张琨却悄悄约了老部下刘某在南京一家茶馆见面。
包厢里,他端着茶杯说:“跟吧,年薪翻倍,还送期权,总比在华为当颗螺丝钉强,原来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窃密,他要把华为的核心芯片技术,变成自己创业的敲门砖。
2021年2月,张琨毫不犹豫地从华为离职,一个月后,他就在南京注册了尊湃通讯,专门做Wi-Fi芯片,直接跟老东家抢饭碗。
于是,他把目标对准了曾经带过的13个核心队员,因为这群人手里,握着华为芯片研发的关键数据。
张琨的算盘打得精,刚开始他没让这13人立刻离职,而是让他们当“双面间谍”,白天正常在华为打卡上班,混在研发团队里接触核心资料。
有个队员后来交代,他每天上班时会带两部手机,一部正常用,另一部专门拍屏幕,电路图、代码界面,一张张存进相册,下班时揣在兜里带出公司,生怕被安检发现。
还有人更原始,直接手抄代码,他的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,比当年高考复习资料还厚,连代码里的注释都没落下,就怕漏了一个关键字符。
最隐蔽的是用智能手表传数据,他们把核心资料压缩成小文件,再拆成碎片,通过手表的蓝牙一点点传出去,以为这样就能绕过华为的安全系统。
为了掩人耳目,他们还玩起了角色扮演,周某改成“胡某”,顾某变身“杜某”,连在尊湃的工作群里,都用的是化名。
有人还把偷来的资料改头换面,伪装成开源项目转发到外部邮箱,再从邮箱下载到尊湃的服务器上。
就这么一点点“蚂蚁搬家”,华为投入9亿研发、耗费无数工程师日夜心血的核心资料,悄无声息地成了尊湃的资产。
这群人一边拿着华为的工资,一边帮张琨偷技术,以为神不知鬼不觉,却忘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,纸终究包不住火。
张琨拿着偷来的成果四处讲故事,说自己的团队“研发效率比华为高30%”,这话倒也没说谎,偷来的饭菜,自然比自己做饭快。
可资本圈没几个人去查这效率背后的猫腻,于是高榕资本先砸了1亿,觉得张琨是“难得的技术奇才”。
就连小米也紧跟着入局,成了尊湃的第四大股东,当时还有不少人夸小米眼光准,能挖到这样的潜力股,湖杉资本也不甘落后,跟着投了钱,短短两年时间,尊湃的估值就飙到了10亿,成了行业里的新贵。
张琨更是飘了,在公开场合大谈创业心得,说自打破了行业壁垒,却绝口不提技术的真实来源。可这热闹背后,全是华为的血汗,华为搞Wi-Fi芯片,从无到有花了十几年,研发投入超过9亿,多少工程师熬了无数个通宵才突破关键技术。
然而尊湃的“风光”没持续多久,华为这边就发现了不对劲,芯片研发从来不是搭积木,正常情况下,从立项到推出产品至少要三四年,可尊湃成立才两年,就推出了升级版Wi-Fi芯片,速度快得离谱。
华为的技术团队买了一颗尊湃的芯片回来拆解,结果一拆,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,40个关键技术点,跟华为自研的Wi-Fi芯片重合度超过90%,更可笑的是,有些代码里的华为内部标识都没删干净。
2023年4月,华为果断报警,警方联合行动,同时突袭了尊湃在上海和南京的两处公司。
现场查扣了7台存有侵权技术的服务器,冻结了尊湃账户上9965万元的资产,张琨和13名核心成员一个都没跑掉,全被抓了现行。
技术鉴定结果出来后,连办案民警都觉得震惊,这群人偷的是华为投入9亿研发的核心成果,相当于直接断了华为在Wi-Fi领域的部分竞争力。
更严重的是,因为技术泄露,中国在Wi-Fi 7专利池的分成直接下降了15%,高通还连夜在美国申请了两项相关专利,这背后的影响,早已超出了一家公司的损失。
这判决创下了多个“首次”,首次把“技术密点重合率90%”作为定罪核心依据,首次对芯片业窃密案处以千万级罚单,首次强制解散侵权公司并销毁所有技术资料。
张琨被判6年,罚300万,出狱后5年不能碰芯片,其余13人里,有人判了5年,有人判了1年,总罚金1350万,部分人也被禁业。
这群人里,有清华学霸,有曾经的技术骨干,还有人只是稀里糊涂帮同事看了下代码,没拿好处却也卷了进来。
有个涉案的技术人员在庭审时哭着说:“我当初就是想多赚点钱,没想到会毁了自己一辈子。”可现在说这些早就晚了。
如今,张琨在监狱里过着啃馒头的日子,而华为的研发楼依旧灯火通明,那里的工程师还在熬夜调试芯片,还在为芯片国产化拼劲。
他们的下场,不冤,反而解气,这不仅是给华为一个交代,更是给整个芯片行业提了个醒,想靠偷技术走捷径,终究会摔得粉身碎骨。


